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最近直播似乎成为了互联网电商的风口,很多媒体的渲染,各路成功案例,网红、企业家和明星艺人们的蜂拥而入,屡创新高的公开数据,让很多人有些心神不定,想杀进去分一杯羹。点击免费观看毅冰直播
很多朋友都来私信问我,是否直播带货可以成为新的流量池,成为外贸人新的增长点?微信群里也开始有服务商,在不断渲染“直播带货将成为未来外贸的新模式”,呼吁大家“抓紧时间,提早加入”之类的话术,开始贩卖焦虑。好像你再观望,就要失去机会,别人都在大把赚钱云云。
他们的着力点有两个。第一,疫情之下,传统的外贸类展会不得不停止,从offline转向online就成为必然的选择,如今就连广交会都已经转到线上,而香港贸发网更是10年前就已经推出他们的线上商贸平台「贸发网采购」开启线上渠道;第二,直播带货是如今的风口,你看国内这边搞得多火爆?一旦展会转线上,我们怎么对接客户呢?当然是直播啊,只是变成了英文,受众变成了老外。
听起来很有道理,可事实上,这都是外行人在说内行话。因为内贸和外贸,是截然不同的技能树,不是内贸的国际化这么简单的。这涉及到行业标准,涉及到沟通谈判,涉及到法律法规,涉及到区域市场,涉及到订单操作,涉及到货代安排,涉及到收付款项,涉及到合同缮制,涉及到订单处理,涉及到贴牌代工,涉及到报关出口,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,这是系统化的工作,不是国内直播间里的“卖货”给消费者。
所以传统外贸,是针对于B端的生意,要面对的是海外的进口商、代理商、零售商,这些客户、专业买家,会因为你在直播间里夸张的言辞和表现,然后直接采购60万条牛仔裤?采购3万套沙发?
这就纯属想多了,我相信老外贸人都不可能有这种天真的想法。当然,外行除外,因为不了解,所以会想当然,会拍脑袋认为,这就是传统外贸的发展方向。
也许你会说,那我不做传统外贸,我做跨境电商,可以么?我的产品,就是卖给国外的终端消费者的,这是C端的生意,就跟国内做电商一样,只是发货给老外,用英文做直播,这总是风口了吧?
很可惜,现实很骨感,我依然持有保留意见。或许对某些产品有帮助,但是帮助十分有限,并不能达到所谓的直播间里疯狂下单的情形。
02适不适合“直播”主要看产品比如,有朋友出口的产品是一种化工原料,叫“七水硫酸锌”。我相信你不认识,我也不认识,这东西用在哪里,也是一头雾水,毫无概念。那这类产品,如果放在直播间里,业务员在哪里口若悬河、滔滔不绝,客户会有兴趣听么?大多数客户,我相信是没有兴趣的。
这一类产品,必须是高度针对性的客户,才有可能匹配,有对应的需求,而大多数人,甚至都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。
一个在网上购买服装的客户,或许会被一款精致小巧的咖啡杯所吸引,从而顺手下单购买。可七水硫酸锌这种产品,我相信一般人是不会莫名其妙下单的,因为跟自己完全无关,家里和公司里都用不上这东西。
又比如,另一个朋友出口的,是一种1.5厘米直径的铝管,管径和壁厚都有特定的标准,这类产品,往往是出口给国外的户外家具工厂,用来制作铁艺家具和相关产品的。那普通的消费者,会去关注甚至购买么?大概率下,是不会的。
还比如,再一个朋友出口的,是塑料大桶,在国外用作工业使用,或者存放消毒液之类的。这类产品,做跨境电商可能么?也许你会说,可以啊,我买来自己用,在家里存放园林的农药,或者家用的消毒液,完全有销售场景。
那就错了,做跨境电商有一个天然的问题,就是物流成本的Finalmile,最后一公里。一个塑料大桶,单价或许不到20美元,但是运费高达200美元都不止,怎么卖啊?客户不如在当地购买,更加简单直接,还便宜。
所以对于C端的跨境电商,许多产品也不适合,只有普罗大众会感兴趣的礼品、消费品、日用品、电子产品等等,才有可能通过电商直播,来营造一个情景和使用氛围,让客户有代入感,从而转化订单。
这其中,我觉得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产品,或许才能通过直播,来推动跨境电商的销量。了解更多详情
小而轻(物流成本低)
高毛利(价格还不错)
可复制(能提升产能)
一个朋友做的是婚纱,包装起来的体积并不大,容易通过快递和专线物流发海外;婚纱的毛利相当高,在国外购买会很贵,而她依托苏州的工厂,可以通过现成面料和设定的款式,给客户随时加工,随时发货;这个项目又是可复制的,针对不同客户,无非是款式的调整,尺码的不同,等于是标准化产品,根据不同客户做一些小差异,哪怕一天100个订单,她都可以下单工厂,应付得过来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167国际物流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